罗嘉伦:“古先生,你是通中西的。难道你对孔子的学问在今天的情况下很少被使用视而不见吗?"
辜鸿铭:“孔子教人的方法,比如数学家的加减乘除,两千年前是三加三到九,今天还是三加三得不到八。他们不擅长计算问题,却责怪发明者,这毫无意义。如果这是新文化,那就是扯淡。"
陈独秀:“虽是诡辩,难掩其才。”
胡适:“文化和普遍改革是新的,因为时间在前进。有的人说文言文,典雅朴素,白话文粗俗不堪。我们说科举是八股文的错误。八股文写得再好,不学新东西也是不实用的。只能做考试。我们的国家需要实用人才,脚踏实地,国力强大。”
女:“先生,我是女子师范学校的代表。我觉得文言文比白话文更简洁。这是事实。”
胡适:“请举例。”
女:“先生,好像成语‘无能为力’不比白话文简洁?”
胡适:“‘无力’是四个字,但在白话文里,三个字就够了。”
女:“怎么说呢?”
胡适:“我做不到”
:“辛亥革命前,我们以日本为师,现在看来不靠谱。日本的改革起源于欧美。为什么老师要向学生学习而不是学习?”
陈独秀:“这不是学日本、学美国的问题,这是新文化和旧文化的问题。要振兴民国,启发民智,必须革除旧文化,普及新文化,国家和民族才能获得新生。”
:“你觉得应该学哪个?”
陈独秀:“美、法、日、俄,学学能救中国的人。”
:“俄罗斯?”
辜鸿铭:“笑话,放眼天下,哪个国家的执政精神不是自己国家和文化孕育出来的思想?”
李大钊:“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世界,看人类的未来,有什么可笑的?”在俄罗斯,有一个叫列宁的人。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成功的,他引进的思想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
男人:“什么事,布尔什维克?”
李大钊:“布尔什维克就是多数。什么是多数?在千千受到绝对压迫和奴役的是农民、工人和劳动人民。同学们,俄国的胜利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是老百姓的胜利,是无产阶级的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伟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