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断奶前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出生仔猪的%群体差异。分娩前死亡为1.6 (0.5 ~ 5.6)分娩后死亡为4.5 (0.3 ~ 6.4)饥饿/身材矮小3.5 (0.6 ~ 5.6)伤害4.0 (1.7 ~ 7.1)胃肠道疾病2.0 (0.5 ~ 3.9)肺炎0.6 (1.0 ~ 1.3)急性传染病0.9 (0)关节炎/多关节炎1.1 (0.6 ~ 3.6)混合型2.4 (0.6 ~ 1.2)未发现病因0.5 (6.0 ~ 1.2)断奶前总死亡率22.3 (15.2 ~ 22)。
据统计,约80%的断奶前死亡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3 ~ 4天。因此,应特别注意围产期管理,以降低断奶前的死亡率。许多非传染性致病因素引起的断奶前总死亡率的比例相当高。(2)对子宫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新生仔猪的神经系统虽然发育良好,但个体发育仍不成熟。新生仔猪失去了子宫的舒适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不仅需要抵抗环境的胁迫,还需要继续成熟和生长。仔猪出生时,肝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非母乳喂养或饥饿的仔猪可在15 ~ 20小时内发生低血糖。
新生仔猪的温度调节能力差。仔猪出生后,体温从39℃迅速下降到37℃。母乳喂养后1 ~ 2小时体温开始上升,新生仔猪的“临界”温度接近35℃。第一周,仔猪体温调节机制开始加强,临界温度降至25℃。所以仔猪一周后就能很好的适应环境。(3)分娩相关死亡①产前死胎在所有猪中相对较低。据估计,约70% ~ 75%的产前死亡是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②围产期死亡率占断奶前总死亡率的相当比例,有时占仔猪总数的25%。大多数死产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发育正常。有些小猪在分娩过程中死亡,但其中约70%是活产,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如果采用复苏法,可以挽救很多这样的小猪。
产妇死亡(超过4%)主要是分娩时间延长造成的。与圈养妊娠母猪相比,妊娠期关在猪箱里的母猪分娩时间更长。因此,分娩时的死胎数高于散养母猪。
(4)产后死亡率①饥饿体弱/体型过小的仔猪当母猪患有乳腺炎-子宫内膜炎-无乳症(MMA)时,仔猪因得不到足够的奶水而饥饿,很快就会发生低血糖,导致死亡。
弱仔猪是出生后活力低下,或因体型小、运动障碍而无法在正常条件下存活的仔猪。这些小猪大多出生体重不足900克,无法获得或维持母乳喂养。②八字腿仔猪八字腿无力是新生仔猪的一种“临床”疾病,表现为四肢内收功能差。在一些改良品种(如长白猪、大白猪、比特兰猪)中尤为突出。
仔猪在出生后的第一个12小时内出现临床症状。小猪在其他方面都很正常。当试图站立时,它们的后腿向两边展开。有的是双后肢,有的是单侧发病。该病在出生后24 ~ 36小时内最为严重。发病率为6.3%,死亡率为65438±0.9%。
八条腿弱的小猪,出生不久就表现出八条腿的症状,同时也相对较弱。通常,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向两侧延伸。小猪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3)受伤仔猪母猪的挤压伤等致命伤是新生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伤害发生在产后36 ~ 48小时内。
母猪站着或躺着,往往容易对仔猪造成伤害。大约30%的仔猪损伤发生在母猪的饲养期。反复严重的伤害并不会立即导致仔猪死亡,但会使仔猪变得“虚弱”或容易感染传染病。这些被认为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4)脐带出血在一些猪中,一段时间的脐带出血是围产期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这种因素引起的死亡率一般低于0.1%,然而,在某些猪场,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可达2%以上。原因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