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师德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德性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必须“以德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和打动学生,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学为人师是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
师德的关键是爱学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是社会的规范,是道德的化身,是人类的楷模,是父母的身体替身,是可亲可敬可信的人;学生喜欢以老师为榜样,模仿他们的态度、品味、品行甚至行为。可以说,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重要。
有一个健康的头脑。
健康的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乐观、感恩、年轻的态度。对事业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学生有信心,勇于认错,情绪稳定,能及时消除苦恼。
健康心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积极的、乐观的心态,从而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给家人、亲友、同事、学生、家长带来放松和快乐。多为别人着想,努力让身边的人感到轻松愉快;不斤斤计较,淡泊名利,甘当天梯;讲究社会公德,讲究礼仪,平等待人。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做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少说话多做事,不伤人,脚踏实地当同事关系好,师生关系融洽的时候,心情自然会好,做事也会精神饱满。
以学生为本
(一)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喜欢你
树立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赏识教育,让学生喜欢你。在一定程度上,爱学生就是爱教育。但是,爱学生不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更难。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受,就会“亲师”,从而“信其道”。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它的基本功能。因此,师爱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充分享有的权利。有死角的师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成熟的,所以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学生。这些学生抱怨他们在学习工作中很累,当他们遇到一些挫折时,他们会沮丧,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对未来感到失望。这种状态往往使他们的学习工作半途而废。多接触这些学生,你就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和感受。老师有责任去发现他们,关注他们,擦拭他们,帮助他们发光。虽然他们的光芒暂时微弱,但我们要相信,有光就有希望。
一个好老师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评价中保持鼓励的倾向,让学生始终感到自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当学生犯错时,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即使是很小的成绩,也不要忘记给他掌声。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老师要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时候,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真诚的表扬和友好的态度能感染学生,理解、尊重和欣赏每一个学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喜爱。
赏识学生不是放纵,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不是教育的全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要相信爱和欣赏能解决一切问题,而要坚持从爱中“惩罚”,这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调皮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不要对他们的违规行为听之任之。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教育,要求他们能够“自律,问心无愧”,并以此“八字”作为班级公约,在学生管理中相当有效。学生在违纪时用自律,在学习和工作中偷懒时主动,在做了不该做的事时教育他们问心无愧,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第一,用名人的语言来激励。比如卡耐基认为,我们仅仅牢固树立自信和成功心理是不够的,指望某件事成功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基础是认识自己,为自信找到物质和科学依据。学会自信,树立“我能行,我能行,我会”的自信理念。爱因斯坦说:“自信是走向学术和事业成功的第一步。”第二,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和技能竞赛,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第三,用身边的例子来启发。班里有个女同学,进了学校看到老师就会脸红。通过交谈,她认为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所以鼓励她参加主持人选举,鼓励她有这个能力,她一定会做得很好。现在她已经是学校各大文艺汇报演出的主持人和校广播员,在学校诗歌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有自信的学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大多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优等生是老师快乐的源泉。虽然大家都说“好老师造就好徒弟”,但事实是,只有好徒弟才能衬托出你是好老师。
(三)以学生为本,创新型教师。
以学生为本,就要转变观念,创新发展。其实我把“学”这个字分为“学”和“学”两个部分。“学”包括教学和自学两部分;“学”也包括预习和复习两部分。教师只是学习中的教学部分,占25%,学生包括自学、预习、复习,占75%。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应从传授型向创新型转变,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将传统教育的精髓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
(四)以学生为本,学会反思。
在知识更新加速的今天,我们需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常流常新的溪流”。知识经济时代,不仅教育内容不断更新,而且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具备自学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反思的教学能力。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反思是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以前我认为学生学习不好不关我的事。现在每次面对学生成绩或者思想的问题,我都会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作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要学会在平淡无奇的教学生涯中寻找自己的快乐。也有很多老师很在乎钱。一旦有一天他的物质平衡失去平衡,他的工作最终会受到牵连。可能你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付出了很多,说明你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但是如果你因为努力而追求或者期望获得额外的回报,那么你就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