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知道古人“负薪”“挂角”的勤政故事。“挂角”指唐代的石米。他原本是杨迪的一名宿卫,但后来他放弃学业,骑着牛去外地找老师。他用《汉书》挂他的号角,他所有的行程和停留都被展出。看了齐白石的简介,我们知道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年轻时也在一个角落里学习,奠定了古文基础。
白石老人留下的古文作品没有他写的诗多,但从他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他的古文功力和独特风格。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1岁之前,他放牛砍柴。他在工作期间抽空学习,用树枝在地上和墙上练习写字。有一天,他在山上专心读书,忘了砍柴,没捡多少粪。饭后,他奶奶叹了口气说:“哎,你投错人了。”对于这段童年经历,他在《自我介绍》中是这样写的:
太后(祖母)说:“既然能砍柴做饭,就写吧。俗话说‘三天刮风,五天下雨,所以看文章一锅煮?’明朝没有大米。我孙子怎么办?很遗憾你生错了家。”于是《论语》就被挂在了喇叭上,日常要付出的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上面的语录只有几个十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奶奶的口语,表达了她悲伤和遗憾的心情,也描述了齐白石每天出门砍柴不虚度光阴的真实情况。如此简洁的文言文,自有其独特的风格。
他做了16年的木匠。27岁开始向湘潭名人陈绍蕃、胡沁源学习,自诩“27岁为师”。胡老师教他画画,陈老师说“画需诗”,叫他先学诗。老人之前背过《诗一千首》,很快就学会了《唐诗三百首》。还读了唐宋八大家古文《孟子》,津津有味地看了《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小说。后来胡老师开诗会,请他参加。他第一次写了一首四行诗。胡老师把他写的“富贵不羡牡丹,损梨橘子多于甜”的话读给大家听,称赞他底子差,但有精神。在何《与王居士论诗》中说:“凡学诗者,知其必有真性情,而不知其真性情,不作诗而不图。”他要永远“培养保护好每一个字,不要从外来的东西里拿走。时间久了,他的真性情就可以身心合一,也就是一语一字,这个真性情就一直显露出来了。”白石老人真有这本事。比如他11岁的时候,他爷爷叫他每天上山,放牛,劈柴,顺便捡点粪,带上二哥。奶奶买了一个铜铃,用红绳系在他的脖子上,说:“我在门口等到了中午,听到铃声由远及近,就知道你回来了,我去做个饭,和你一起吃。”这口钟在兵变中丢失了。民国初年,老人又买了一口小铜钟,系在腰带上,并刻了一个印章:“戴钟之人,以为永垂不朽。”后来齐白石写了一首关于牛的诗,诗中说:
行唐地区杏花风,黄犊出西归东;身上的铃铛是对妈妈好的,现在也叫摇铃翁。
为了纪念他的祖母和母亲对他的恩情,一首28字的短诗透露出无限动人的真性情。
还有一些老人白石的画,题目很长,都很简洁深刻,这里就不录了。
30岁以后,老人60多年来写了很多诗,比散文还多。他曾手抄白石诗,另一位大师抄诗《园中草》。三十年代,他在白石也有自己的诗草集,但不容易看到。张慈溪的《齐白石生平》,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引用了七首以上老人精粹真挚感情的独特诗篇,没有单独印成册。这些诗后来被编辑出版,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