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做一棵树,站在永恒里,没有悲喜交加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是清凉,一半是沐浴在阳光里,很沉默也很骄傲,从不依赖,从不寻找。”——三毛《告诉自己》
这两句话说明了人如果变成树会有怎样的变化。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表达更具象理性,三毛作为作家的表达更感性生动。
理智与感性的区别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喜欢理性思考,有些人喜欢感性认同。在爱情和婚姻上,男女也有明显的认知差异。要建立和谐的婚姻,首先要学会区分理性和感性,主要是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
思维方式中理性与感性的区别
①什么是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向明确,思维基础充分,能够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
②什么是感性思维?
感性思维是指人充满情感,多愁善感,对他人的经历感同身受,具有强烈的感性,能够体会任何事物的情感变化的一种思维。感知一般理解为:借助感官进行认知,基本上由个人感觉决定。
简单来说,理性思维更客观,习惯于就事论事。不会把主观意识强加在对事件的分析和处理上,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比较来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
但感性思维更主观,很大程度上受个人情绪影响。它不习惯用客观事物来分析,而倾向于用自己的情感意识和以往的经验来做决定和判断。
一般来说,男性的思维结构更理性,女性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感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象一对情侣。老婆忙了一天,下班回家就跟老公抱怨工作。
妻子:“我最近真的很忙。我真的受不了这种工作。我好累。”
老公:“那你干脆辞职吧,不上班了,还是找个轻松点的工作吧!”"
但是我老婆很不高兴,说:“我为什么要辞职?我终于找到了这份工作,工作了这么久,还有提升的空间。”产假还没休完就赶去上班,怕被公司辞退。况且现在换工作也没那么容易了。我能找到和这个工资一样的人吗?
丈夫顿时觉得不解:“你不是说这份工作太累太辛苦了吗?”我也是在给你提建议,你怎么能走这么远!"
于是夫妻俩互相吵架,最后把旧事都牵扯进来,导致夫妻关系极度紧张。
从这个场景可以看出,男人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实际的事情。他们习惯于分析比较事件本身(工作导致身体疲劳),然后得出结论,即如何解决事件本身带来的麻烦——辞职跳槽。
而女人呢,抱怨一件事其实更多的是发泄情绪,表达内心的感受,更感性。她觉得工作太累,潜台词是:我需要安慰,我需要拥抱,不是没有感情的解题机器。
行为中理性与感性的区别。
所以,如果男人能认可女人的思维方式,女人也能理解男人的思维方式,那么双方在恋爱和婚姻中就能更平和的相处和沟通,不会造成太大的误会和伤害。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再幸福的婚姻,也会有200个离婚的念头,50个掐死对方的念头。”
正是因为理性和感性的不兼容,导致了男女在思维模式上的不同表现,导致了他们之间的诸多差异,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彼此的差异。
(1)理性行为。
理性的行为是建立在合理的计划基础上的,不会超出预期的计划太多,不会盲目的听从别人的命令和指示。
男性在性关系中有很多理性的行为,比如理性购物、只提前购物、理财观念、做事前有计划的习惯等。
②感性行为。
感性行为是建立在个人情绪基础上的,人习惯凭感觉做事。很多时候,他们容易冲动行事,盲目服从一些指令。
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感性行为包括:看到喜欢的东西容易冲动消费,比如“包治百病”,购物没有规划,买很多类似的物品。
但也正是因为男女行为的差异,才能让他们相处起来,生活中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虽然双方有不同的消费习惯或生活习惯,但如果能理解对方的不同,就能尊重对方的不同,让两性关系变得亲密有趣。
其实理性和感性各有利弊。如果一个人过于理性而不人性化,生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而如果一个人过于感性而不理性,生活就容易变得一团糟。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理性和感性的区别。对于恋爱或婚姻中的男女来说,我们应该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差异,理性地利用理性和感性的差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异也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感情的升华,使恋爱或婚姻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