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至1935,夏向李宗仁报告“日本向支那半岛及东南亚国家派遣大量人员”的情报。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青年兵土肥原等人占了上风,侵华战争规模日益扩大,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夏得到了和之英二人(反对侵华,属于北进派)的庇护,在沦陷区自由活动,收集了许多重要的日军军事情报,并通过设在上海法租界一位日本朋友住处的秘密电台发送出去。中国第五战区情报科在专用电台收到,专用代码被翻译。1937 65438+2月,夏提供情报:日军占领南京后,派其13师从津浦线北上作战。李宗仁得到这一情报,即的31军以凹陷的方式撤退,诱敌深入,待敌逃到淮河北岸后进行拦截,并使李等11军在津浦铁路两侧夹击,使敌在淮河以南,使日军无法接战。1938年2月,夏秘密向李宗仁报告,日军第5师团坂源已从吉焦路南向蒙阴、沂水进军。李宗仁知道板元要进攻临沂,于是命令庞炳勋向临沂附近推进阻击敌人,并抽调张自忠部帮助庞部,导致板元师未能与岩谷连洁的10师会师,从而使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此役歼敌两万余人,岩谷师主力全军覆没。1939年4月,夏从上海发来一份密电,详细汇报了日军横扫五战区的战略和兵力部署。据此,李宗仁下定决心,巧妙部署,领兵一个多月,终于击溃来犯之敌,死伤五千余人。1940 65438+2月,夏赴日本东京参加庆祝日本建国2600周年纪念大会,并借机搜集日本国内资料。回国后,夏向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详细汇报了搜集到的国内政治经济情报。
李宗仁对夏提供的情报在价值、迅速和准确方面表示钦佩,称其情报在抗战初期是“绝无仅有”的。国民政府军事指挥部多次打电话表彰第五战区情报科。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地写道:“何军(指夏)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搜集情报,完全是出于爱国热情。运河一直是它的事,没有以政府的任何名义,也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君这样的爱国之士,如何肯做无名英雄,这是抗战不可或缺的。”19411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夏因涉嫌间谍罪被日本特务逮捕,被迫逃往山西太原,与李宗仁的情报联系中断。夏历任太原伪新民日报社社长,1943至1945任伪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厅长。1946夏在北平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移交山西省高级法院审判。期间,民国山西省政府建设厅给山西省高院检察院回信,称“伪建设厅厅长夏无犯罪记录”。1947年,夏被北平行轴主任李宗仁取保候审,回沪定居1948。
1950年,夏去了香港,然后去了日本,带着妻子和儿子在东京定居。他受日本东京铁路公司的委托。退休后,我以经营餐馆为生。1967年,日文版《黄鹂》一书出版,书中没有一句关于为李宗仁秘密传递情报的内容。
1978年,夏在日本东京逝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