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厦门一外卖小哥救起落水女子,把人救上岸后匆匆离开。
很多人听到这个故事,都夸外卖小哥“有格局”。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当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他们会亲切地邀请铜牌获得者一起合影。
此举被很多朋友评价为“大格局”。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结局。
有格局的男人,有思想的深度,性格的厚度,做事的高度。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模式是一个需要终生努力的课题。
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读懂格局,打开格局,成就自己?
答案在于以下两点。
徐文说:“没有变化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我无意中选择的。”
其实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每一步,都能从小处看到大,看到你的格局。
首先,你的视野决定了格局的边界。
当时,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以极具远见的洞察力改变了公司的命运。
他注意到很多孩子喜欢边玩边听音乐,会带着很重的录音机出门。
看到这个形状,盛田昭夫想,“会不会太不方便”“为什么没有更方便的听歌方式呢?”他决定开发一种产品,让音乐更加“便携”。
于是,扭转索尼命运,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随身听”的发明诞生了。
“随身听”一上市就风靡全球。截止1998年底,其全球销量已突破2.5亿。
盛田昭夫本人也被《时代》杂志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20位商界人士之一。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眼光,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他的选择也造就了他的格局。
开阔眼界,走在别人前面,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更广阔的人生。
其次,你的责任决定了格局的高度。
格局小的人做事靠输赢意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格局大的人,靠着一种共赢的意识去做事,不仅会成全自己,还会不遗余力的去跨越别人,让更多的人快乐。
在纪录片《七年人生》中,我对一个男生印象深刻——
布鲁斯出生于精英阶层,成长于小康之家,上过高校,考入牛津大学数学系。
但长大后,他并没有留在精英阶层,享受既得利益。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他去了孟加拉国教书,然后回到伦敦欠发达的地区成为一名普通教师。
布鲁斯相信知识可以改变贫穷,他愿意为基础教育做出贡献,培养更多的孩子发光。
他说:“我知道我的目标很难实现,但我相信良好的意图本身是有意义的,我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在他的格局里,有对未来正确的热爱和期待。
一个人对待事物的责任感体现了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也会把他推向更远的道路。
这种模式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你在生活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早年,作家许知远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形象:
他学识渊博,做事认真,喜欢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谈哲学,谈梦想。
但后来,他不想限制自己的视野,想做一些新的文化尝试,于是创办了十三邀,在小众和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十三邀是人们认识和熟悉许知远的机会。
但对许知远本人来说,这是一次磨练自己模式的经历。
大家经常可以在自己的节目中看到一段很长的沉默和空白,或者说是融入不进去,浑身不自在。
又或许他坚持专业,带着“偏见”一步步提问。
所以很多时候你都在担心他——这位客人是不是下一秒就要翻脸了?
他问熟悉“花瓶”这个标签的人:“你是不是担心自己只是被表达在很狭隘的一面?”
他和商人罗振宇对话:“罗辑现在的思维更大的问题是什么?用知识是不是太实用了?”
面对许知远热刀切黄油般的提问,很多嘉宾说出了自己内心不为人知的B面。
许知远说:“生活带给我们内心更大的快乐通常来自于交谈,而不是那种看似跳跃的娱乐。”
人们习惯了看热闹的娱乐节目,才来看十三邀。总有一种喝完碳酸饮料就喝白水的感觉,平淡真实却又解渴。
慢慢地,许知远认出了它。他睁开眼睛,开始思考更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众所周知,十三邀开篇:用“偏见”看世界。
这正是许知远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他希望用全新的视角向大家展示生活中冷静、真诚、体贴的一面。
在节目中,他没有下结论,而是带着偏见提出质疑,尖锐而犀利。
许知远之所以不断发问,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种“拷问时代的责任感”。
正如他自己之前所说:“我们都需要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老实说,这是一种精神,一时会被误解,但你必然会提出问题。”
从传统媒体到创办,再到节目,许知远一步一步不停提问。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从各个年龄段的人那里得到了“你怎么看这个时代”的答案。
也愿成为年轻人中的新潮流,在《十三邀》中开辟了独特的采访风格。
在一次与偏见的遭遇中,许知远克服了以前的焦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逐渐承担起作为作家甚至公众人物的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为这个时代迈出一小步,我们需要很多东西共同寻找和培养。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敲门砖。”
一步一步,他开了眼界,琢磨出了花样。在这个过程中,许知远得到了他想要的认可,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大势,成败皆在格局。
格局越大,成就越大,有什么样的格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在不断带着偏见质疑的同时,许知远回答了自己对时代的困惑,也肩负着公众人物拷问时代的责任。
最近,许知远更好奇的问题是:“在今天这个心慌的时代,在一个各种焦虑的时代,人应该如何找到我们内心最根本的安全感?”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沃尔沃汽车发布会上,许知远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精神折磨抛给了沃尔沃这个品牌。
作为旗舰车型XC90的所有者,许知远知道沃尔沃对安全问题总是有自己的答案。他问沃尔沃:“一个公司如何践行时代意义,保护大众的安全感?”
面对这个问题,沃尔沃的回答是:“一个汽车品牌最重要的责任是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沃尔沃敢于将油门踩到底。”
多年来,沃尔沃的所有发明和创新都将安全放在首位。
此前,汽车碰撞实验中使用的假人大多是按照成年男性的身材,很少有公司认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是事故中最脆弱的群体。
沃尔沃洞察到了这一痛点。从1995开始,沃尔沃使用女性假人进行碰撞实验,根据性别和体型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近年来,沃尔沃还首创了怀孕假人LINDA,不仅从外观上模拟了孕妇的体态,还逼真地模拟了、等各种层状结构。LINDA身上有100多个传感器,用来调查碰撞中各部位的受力情况。
除了整个“假人家族”,沃尔沃还为所有车型标配了一套City Safety城市智能安全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强的安全性。
这样的温度和深度关怀,体现了沃尔沃对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人最细致的考量。
让人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无忧无虑的自由,让客户的时间更有价值,专攻自己所爱。
听到沃尔沃安全的回答,许知远不禁感慨:“真正有价值的自由不是无限的自由,而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拥有平衡感的自由更加充分。”
保护每一个人和每一代人的安全是沃尔沃的责任。同时,沃尔沃也在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共同命运。
自1972以来,沃尔沃一直坚持“我们是问题的一部分,也必须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的环保主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沃尔沃在50年前发明了带氧传感器的三元装置,时至今日,它仍是机动车最重要的净化装置。
此外,沃尔沃还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战略,如“努力实现2040年企业碳中和”和“全面电气化战略”等。,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从人文环境到车内小环境。为了将品质和舒适性做到极致,沃尔沃为旗下所有车型配备了CLEANZONE?北欧洁净座舱系统,为每一位车主的生命健康带来全方位保护。
这些努力不仅体现了沃尔沃对生命安全的尊重,也体现了企业放眼未来,为人类和世界的共同幸福而努力的信念。
让人们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的意义,这正是沃尔沃的模式。
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努力守护每个人的幸福生活。
这个世界上,只有爱和安全不能辜负。
以上是关于如何理解自己的八字格局,是关于许知远的分享。看完八字看格局,希望这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