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运势

中国第一神童怎么了?

2021 2月1日,“天才少年”曹源再次发表了一篇关于《自然》作为合作作品的论文。这是他不到25岁,第五次出现在这本顶级学术期刊上。

这几年,每隔一段时间,我们总能在新闻上看到一些关于“神童”的报道,有些是关于神童是如何天赋异禀的,有些是关心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

那么,这些曾经生活在媒体报道中的神童和天才少年后来的生活好吗?

神童这个词似乎天生就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如果一个人年轻时被老师长辈形容为神童,往往意味着他智商超高,天赋非凡,潜力无限。这也意味着他从小就要带着外界的高期望生活学习。每个人总是对天才的故事感到好奇。曾经的“初一少年”宁波,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媒体报道中的神童。

和大多数神童一样,宁波的人生也有一个不寻常的开始:两岁半就能背诵毛主席诗词30多首;三岁时,他能数65,438+000;四岁时,他已经认识了400多个汉字;八岁就能开中药;九岁时,他会背诗;不到1977岁,参加高考。也是在那一年,邓小平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演讲,“早给人才,快给人才”的口号传遍了全国。宁波父亲的朋友、江西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倪琳得知宁波的情况后,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写信,推荐了这个才华横溢的男孩。很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两位老师来到江西赣州,找到了宁波,对文学、数学、中医甚至围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这位少年完美地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并有幸被中科大录取,与其他20名同样天赋异禀的青年大学生一起进入少年班。

宁波(左二),13岁,进入中科大首届少年班。

进入中科大后,宁博还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往往出现在各种新闻中。然而频繁的曝光让宁波渐行渐远。据一位教过宁博的老师说,有一次数学大师张广厚在中科大讲课,其他同学都去找大师签名。只有宁波无动于衷,因为“他很生气张广厚不认识他”。年少时的名气也拖累了宁波的一生。为了证明自己还是聪明的,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天文学,选择了物理学这个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学习的专业。1982年,宁博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与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同学不同,19岁的他选择了留校任教,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学老师。多年后,宁波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放弃考研的原因:“我那时候很虚荣,觉得即使不出国,不考研,也会考得很好,甚至更好。”

宁博的人生看似一帆风顺,但神童的光环总是压抑着真实的自己。1998年5月,宁博出现在节目《评《实话实说》的《神童》。他穿着蓝色衣服,坐在客人座位上?最右翼的他感慨地批评中国的“神童教育”:“那会害死人的!”“我们不能在它们身上做实验”...

2003年,38岁的宁博选择出家,很多媒体立刻给宁博贴上了“神童教育失败典范”的标签;2008年,世俗化的宁波去了一所佛学院任教,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代神童慢慢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宁波并不是唯一一个选择出家的神童。北大数学天才刘致妤也是大学毕业后选择逃入空门,八年后才下凡,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执照,用自己的佛学来指导患者的心理问题。

当然,毕竟出家的神童只是少数,还有一大批有才华的少年长大后一度成名。两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满分冠军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大众的期待中,作为备受期待的奥林匹克数学天才,傅应该在学术界有所建树:2020年以后的菲尔兹奖得主中,至少有8位获得过IMO奖项。但进入北大后,傅补考后物理考试不及格,最后不得不退学。由于未能顺利毕业,傅无法正常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最终,他选择了在两所师范大学当数学老师。

而出家后无视所有人的尴尬结局,一些神童的遭遇更是可悲。17岁的徐玉书,曾经被父亲徐和身边的长辈视为天才少年:2岁能读300多个字,3岁每天能看五六本绘本,4岁每天能看完一两本课本。进入中学后,徐玉书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但同时身体也开始出现一些抑郁的初期症状,有几次在学校爬窗台想跳楼。渴望成为龙的许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迹象。徐玉书老师多次到徐家拜访。据他说,“他在家更像是在教育局。他父亲对他的学习要求很严格,态度固执粗暴。和同学出去玩,还被要求20分钟后回来。”

父亲的严厉教育没有带来好的结局。2065 438+0165438+2065438 10月3日,身患抑郁症的徐玉书选择了从教学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只留下他痛苦的父母继续寻找他自杀的原因。神童陨落的例子在媒体报道中似乎比比皆是:辽宁神童张炘炀,读书多年却无法毕业;东方神童魏永康因自理能力差,大学辍学;14岁的他,在大学王思涵毕业考试时,只通过了一门英语,受到了退学的惩罚。

媒体总是热衷于报道这些神童的故事,而曾经把他们送上神坛的大众,看到曾经辉煌的少年天才成年后逐渐变得平庸,也愿意再次感叹。

事实上,与这些倒下的神童相比,在一系列吸引眼球的天才少年中,不乏成功人士。宁波的老同学张亚勤,在低年级毕业后继续学习。34岁成为微软首席科学家,后来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同样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郭去疾创办了谷歌中国。

数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到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共培养了3167人,约18%-20%留在了学术圈,250多人是国内外教授,少年班6位校友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这些神童的故事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尚”的故事的关注度,总是高于那些一路大踏步前进的天才。有意思的是,大家都热衷于看神童的背影,这是媒体和大众对“神童”的强烈追求。每个人都想看到一个新的天才诞生。2017“莱阳神童诈骗”事件就是这样。14岁的初中生李向南声称自己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当地教育局在不核实真假的情况下开始大力宣传此事,称其“为莱阳争光”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李向南的故事被证明是假消息,当地教育局的一系列操作也促成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神童造假”事件。

不难理解大众对神童的追捧。毕竟智力超群的孩子还是少数。相比之下,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看神童堕落的故事,更值得玩味。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神童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非凡的天赋和聪明,更重要的是,大众期待这些天赋异禀的人利用这种能力造福社会,推动时代发展。

中科大1978创办的少年班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1974年,物理学家李政道首次提出在中国设立少年班的设想,以弥补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想法在多方推动下于1978实现。虽然公开的目的是“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但实际上是希望精英人才能早一点挖掘出来,以少而精。组织起来弥补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毕竟很少有学校会专门为文科生开设少年班。显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少年班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占用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在接受采访时,少年班的学生周天翼也提到,学校提供的资源会更好。无论是宿舍、教学楼还是老师,学校都给他们提供了最优越的资源。这也让人们对这些神童和天才少年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以至于当神童的表现不如预期时,人们会嘲讽他。

降世神通是谁的责任?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中国教育界非常普遍的观念。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鸡宝宝之争,也让这条起跑线提前了:从小学到幼儿园,甚至托儿所、胎教。在大多数人眼里,神童是那种起跑就遥遥领先的选手;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一开始就占据优势的人,不一定是能笑到最后的人。从1974开始,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教授琼·弗里曼跟踪调查了210名天才儿童,他们都在数学、艺术和音乐领域展现了自己的天赋。有趣的是,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弗里曼发现这些孩子中只有6个取得了“正常的成功”。《关于艺术家形象的传说、神话和魔法》一书也指出,在众多天才儿童中,只有少数人后来真正成为艺术家,而我们之所以关注这些杰出人士的早期事迹,是因为读者先前已经认定这些经历是艺术家未来成功的先兆,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很多研究也表明,大多数神童在童年时受到大家的关注,只是因为他们的部分脑神经系统比常人成熟得早,智力发育得早,并不能证明他们真的有无限的潜力和过人的天赋。所以,我们在感叹神童和天才少年逐渐变得平庸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自然规律。

家庭教育对神童未来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著名的尚中,主角从一个才华横溢的神童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父母没有给他很好的教养,让他的天赋逐渐被抛弃。

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商的故事越来越少;相反,很多神童之所以被忽视,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在调查报告中,弗里曼分析说,许多神童之所以在生活中受挫,是因为父母对他们期望过高,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一些父母也会让他们的孩子远离同龄人,这最终会使他们无法享受正常的童年。

弗里曼强调,神童其实也是普通人,人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他们,而不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期望。"童年的快乐和创造力是一切伟大成就的基础."

20世纪初,美国诞生了一位犹太神童威廉·詹姆斯·西迪斯。智商高达300,被公认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他在数学和语言方面也有惊人的天赋。8岁通过麻省理工学院入学考试,65,438+065,438+0岁进入哈佛。

然而,这样一个智商极高的人,却有着非常悲惨的一生。因为父亲有很强的强迫症,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论为威廉做了一系列的计划,所以从2岁到20岁,威廉一直生活在父亲的严格控制下。更可怕的是,因为威廉在1919发表了一篇关于“自由”的文章,他的父亲认为他有精神病,把他强行送到纽约郊区的精神病院,在那里治疗了大约两年。之后,威廉远离了学术界,不再?从事与数学相关的研究,他一生都没有取得过能与他惊人的智商相匹配的成就。

这种情况在中国的神童教育中也很普遍。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异于常人的天赋,往往会倾家荡产,致力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比如辽宁神童张炘炀,原本是一名普通工人。孩子10岁考上大学后,母亲在河北廊坊换了工作,父亲辞了工作在天津陪他上学。这也造成了他除了学习,没有任何生活技能。读硕士的时候,他还没有接触过社会,思想还像个孩子。

当然,另一方面,天才的陨落也暗示着“成功”的定义依然狭隘。大多数人认为“成功”往往仅限于获奖或赚大钱。但是,除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有时很难界定神童,选择出家或回归平凡生活的人,是否取得了他想要的成功。

  • 中国第一神童怎么了?
  • 姓名:八字预兆,吉祥唐一博,男,2011年,165438+10月4
  • 以Bo开头的四字成语。
  • 对晚婚的人不好。你不可能一辈子都结婚。
  • 最差的人生是弱富吗?
  • 圆脸的女生适合留刘海吗?如何选择发型?
  • 门上方横梁怎么化解?
  • 描述闪亮星星的词语
  • 八字天干地支举例
  • 用心良苦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