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还骂人?”
最近“黄晓明”走红。没错,就是《天子》中饰演汉武帝的黄晓明,也是angelababy的老公黄晓明。就是这位娱乐圈快42岁的“老腊肉”,最近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被频繁提及。
带来大量流量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黄晓明这次“火”了,不是因为他帅,也不是因为他接触到了一些绯闻。他的“火”来自于他在真人秀《中餐厅》中的一系列“霸道总裁式”操作。
先随意感受一下“黄校长”的语录:
“我不要你想,我要我想。”
“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解决。”
“听我说,我不管你怎么想,听我说。”
......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自以为是,网友们纷纷评论:“太真实了,这就是我的顶头上司的样子!”
▍“表明你的民主态度,让你下面的人提建议,但收到建议后,‘我不听,我不在乎,你们都得听我的’。有这样的领导,真让人感到窒息。”
在这样的舆论趋势下,黄晓明成功被评为当代农民工最讨厌的领导类型之一。
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不禁在想:
黄晓明管理着一家工作环境简陋,结构单一,只有四个员工的餐厅。如果他这样管理网站,岂不是把自己强行推进了管理的“死胡同”?
工作场所管理,也真的不能太“黄晓明”了。
一是管理难,职场管理更难。
不同于在一般企业做管理人员,作为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管理环境:一个项目现场有很多人,包括管理人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农民工等。如何协调资源,做好人事管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施工队难管理”、“施工员不听指挥”、“施工队不重视施工员”.....这是几乎所有项目经理的共同愿望。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管理好工地就要管理好施工队伍。
但要“管好”,不是摸着嘴就能做到的。
▍“现在劳动力短缺。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地。到处都缺人。工地上的农民工根本不缺工,不听管理的人也很多。”
常规的管理方式在职场上不一定管用,更不要说“黄晓明式管理”了,走了都能感觉想哭。
第二,施工队伍难管理,不仅仅是因为农民工的素质问题。
“施工队伍难管”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建筑行业的特点、国内的环境、农民工的素质造成的。
1)“工作马虎,流程粗放”的工作特点
工作马虎,工序粗放,这是建筑施工特有的工作特点。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散漫粗放的工作环境中,工人会有一种“无所谓”的工作态度,即“我只需要完成我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不管我。如果你在乎这个或者那个,你会发现无事可做。我不会听你的,也不会做你想做的。”
总之,不管是对抗还是不服从,都是不服从管理和安排。
2)“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国内环境
被称为“基建狂人”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大工地,有大量的施工需求,也有大量的劳动力。然而,随着农村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大幅增加,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近年来,建筑工人数量不断减少,“用工荒”问题越来越严重。
“到处都有工作,一点也不用担心。遇到工地太多我就换一个。反正我不受那种气的影响。”——没什么好隐瞒的,这大概解释了今天大部分农民工的工作态度。
3)农民工职业素质和思想觉悟低。
在施工队伍中,大部分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进城“搬砖”、回家“拿锄头”的人,一般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业务培训和相应的思想教育。
虽然现在要求项目部有“三级安全教育、普法和管理要求”等现场培训,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流于形式,成了“走过场”。因此,农民工较低的职业素质和思想觉悟使他们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他们没有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4)因“赶工期”而放松管理
“工期紧”是几乎所有工程项目都会面临的问题。为了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幸存的施工单位必须“赶工期”。这样对工程质量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就会在无形中放松。
在这样的“放松”下,施工单位甚至会主动放下姿态,降低标准与施工队“总结”。这样,被施工队“识破”的施工单位往往会陷入被动局面:知道你怕什么的农民工,会更加肆无忌惮地与施工管理人员较劲。
5)国家政策支持
?
近年来,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农民工的政策。这些保护政策实现了“保护弱势群体”的目标,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管理的困难。
堵门、堵路、打横幅、跳楼、跳塔吊等恶意事件时有发生。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农民工在“弱势群体”的外衣下,开始表现出自己极其强势霸道的一面。
总之,施工队真的很难管理。但即使“难管”,也不能忽视。怎么才能管好呢?这是个问题。
第三,农民工需要的是“走神”管理。
▍“摆脱你所有的书呆子,把他们当作最有用的人。”
比“黄晓明式管理方法”更简单粗暴的是以前项目经理对待农民工的管理方法:不用说太多,直接骂!
从过去到现在,很多项目现场的管理者都坚信“一言不合就骂人”的管理模式。
早些年,这种管理方法确实有效。但随着工人个人意识的逐渐觉醒,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达到管理目的。
“霸道管理”是无效的,必须小心翼翼地管理好施工队伍。
1)尊重平等对待。
知乎一个新来的施工员曾问:“工地一线工人怎么管理?”
一位在工地待了8年的老项目经理给出了答案:“我这么说吧,保持安静和神秘,不要和工人走得太近。主要是让他们怕你,这样他们才会听你的。”
然而,他的回答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对组长和蔼可亲,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和他手下的农民工保持和谐的关系,至少对方不会忽视你。”
以前施工队的管理强调的是一种“不对等关系”:与工人保持距离,让农民工因为害怕而服从管理。
但现在,那种高压、指手画脚、谩骂式的管理方式只会让个人意识觉醒的农民工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以强硬的态度要求他们服从管理,他们就越不听,即使他们其实知道自己的做法有问题。
所以,最根本的是,作为项目经理,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清楚地认识到,农民工并不比我们差,我们本质上是同一项目上分管不同板块的合作伙伴。
尊重对待农民工,一视同仁。
2)用服务的态度去管理。
▍“都说要对农民工好,那么什么是好呢?”
▍“钱到位就万事大吉”
对于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来说,“挣钱”当然是最重要的。毕竟,为了挣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在乎自己怎么生活,怎么穿衣打扮,有没有时间休息。
现在不同了。更有“底气”的农民工,相应的诉求也更多。
要知道,管理的本质是服务。作为项目经理,即使不能满足农民工的所有需求,也要有意识地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比如了解这些东西: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食堂呢?他们的业余时间呢?材料和设备是否及时到位?工作面是否及时提供?工作环境安全文明吗?我们的技术工作到位了吗?是不是因为技术工作不到位就不需要返工了?......
只有用服务的心态进行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3)如何问工人,如何问自己。
现在很多做管理工作的人都是“严于律己”。对自己和他人实行不同的管理标准。自然不能被下属说服。
归根结底,做好管理工作,就要“以身作则”。
比如,领导根据进度安排的、需要自己做的事,一定要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工人要遵守工地规定,不要违章吸烟,不要在工地上戴安全帽。......
4)奖惩分明,奖多罚少。
▍“如果你因为一个工人吸烟而对他罚款,你相信他会对着你的脸挥拳吗?”
俗话说,“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为了规范工人行为,设定管理边界,工地上的规章制度肯定是必要的。
但需要明确的是,奖励和罚款只是管理手段,罚款不能太过勤快,否则劳动者会非常反感,甚至麻木、冷漠,罚款也会变得苍白、无效。
相应的,奖励可以作为常用手段,奖励必须到位:对一次性通过验收的队伍进行小额奖励,对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队伍进行奖励,对整改及时的队伍进行奖励等。,并采用各种小奖励来促进各方面的管理。
▼
在最新一期的《中餐厅》中,黄晓明已经开始“放权”——当他不再以霸道、霸道的方式经营时,餐厅也逐渐步入正轨。
作为项目经理,要“放权”管理施工队伍,并不简单。既要坚持原则,不放松底线,又要做好施工队伍的管理工作。探索边界的控制需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