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归。
甲、丙、戊、庚、壬属阳;
乙、丁、己、辛、归属于阴。
地支:子、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舒、亥。
子、阴、辰、午、申、舒属阳;
丑、毛、四、卫、酉、亥属阴。
第一,阴阳融合
阴阳之间隐藏着相互的共鸣,“共鸣”就是相互感应,是指阴阳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在宇宙和自然中,事物形成的规律确实是一样的。当太阳的阳气下降,地球的阴气上升,阴阳相互作用,万物诞生,形成雨雾、闪电、雨露、阳光、空气,与谁相互作用,生命就能诞生。
在阳光雨露之下,生物可以发育成长。
在人类中,男女构建本质,新的生命个体可以诞生,代代相传,人类可以繁衍。
所以,没有阴阳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没有生命。
可见,阴阳相济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第二,阴阳对立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相反的两个方面:阴阳,如上下、天地、动静、升降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第三,阴阳互根
对立的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上半部分是阳,下半部分是阴,没有上半部分也没关系;热为阳,寒为阴,不寒则无热。
所以可以说,阳有赖于阴,阴有赖于阳,每一方都把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条件。
这是阴阳互根。
第四,阴阳兴衰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和相互利用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一个消长的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波动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光明媚,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是兴奋的;但夜间阴气充沛,身体生理机能以抑制为主。午夜至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生理机能由抑制逐渐变为兴奋,即阴消阳长;从中午到午夜,阳气渐衰,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兴奋转为抑制,也就是阳消阴长。
动词 (verb的缩写)阴阳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也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一些急性热病,由于极重的热毒,消耗了身体大量的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冰冷、脉微断肠等症状,这是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的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的转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阴阳的盛衰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阴阳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