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萍十三岁的时候,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父亲在一次医疗事故中突然去世而发生了变化。
母亲沙·郁芳在嫁给父亲之前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父亲去世后,沙的赌博前夫杨启东得知消息后,又找到了他们母女。
善良的母亲害怕杨启东报复孩子,开始忍受杨启东无休止的威胁和殴打。
当他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煎熬时,赵美萍和母亲、姐姐赵美华趁着杨启东外出赌博,连夜逃跑。
苦难一次又一次地拆散了这对母女。为了给女儿一个安稳的生活,母亲从江苏改嫁到安徽,但临走前只带着小女儿,把赵美萍留给了表姐的邻居收养,说是收养,实际上是别人家的“童养媳”。
年轻的赵美萍进入别人家后,承担了一家七口洗衣做饭的家务,经常只喝最清的一勺粥,穿着两个女儿留下的衣服。
对母亲的思念和辛苦,让美萍鼓起勇气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诉说了她在这个家庭里遭受的所有不公平待遇。我妈妈回老家看美萍了。为了脱离苦海,美萍跪下来求继父,希望把自己带走。在经历了两家的矛盾纠纷后,赵美萍最终离开了这里。
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和妈妈姐姐过上安静祥和的生活,却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被继父、嫂子和孩子欺负。
我妈就是想尽快摆脱杨启东的谩骂和威胁。她嫁到安徽后,还是过得很辛苦,还有两个女儿和她一样辛苦。
赵美萍的继父在煤矿做饭,工资很低,突然又有两个女儿要上学,让他感到压力很大。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赵美萍周末去附近的矿上砸石头,然后卖给旁边的芜湖钢铁厂。
妹妹年纪小,不用扔石头,但每周六一早就被赶出家门,提着篮子拿着大勺子去捡猪粪给庄稼当肥料。想到那恶臭的气味,一个十岁的女孩为了生存,不得不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来。
有一天,同村的四川小伙,在十里外汇的大上海打工回来。从衣着和思想的时尚上,赵美萍有了出去旅游的想法。两人商量后,一天早上,赵美萍趁家人还在睡觉,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四川私奔了。
人生几经波折,只有小学文凭的赵美萍去了上海,做餐馆服务员。但因为年龄小,她多次被“黑心”老板克扣工资,后来她决定辞职。然后她应聘进了一家童装厂,开始做流水线工人。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坚强、勇敢、顽强的女孩。为了改变命运,她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最终,她选择了这次上海之行,在无止境的阅读和学习中,她逐渐从一个业余作家变成了《知音》杂志的著名编辑。
这还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在《谁奋斗不受伤》出版后,全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华人都关注了赵美萍。
赵美萍在上海的时候,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来他们分开后,她开始在湖北武汉的《朋友》杂志社工作,这本书《谁的奋斗没有受伤》给了她一种全新的快乐。
赵美萍的丈夫是美籍华人。看到她的采访报道后,两人开始互通邮件。大约66封邮件后,他们决定见面,在随后的沟通中,他们决定留在云南。
一个13岁的女孩在石头间游荡,但有一天她在美国休斯顿有了自己的别墅。
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坚持写作。她丰富的人生经历注定成为她作为作家最好的资本。
赵美萍的生活逐渐脱离了苦难。现在她收入不错,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了一生的爱人。
美萍的故事激励着在千千艰难中挣扎的人们,但正如俗话所说,“生活必须有裂缝,太阳才能照进来”,如果我们把过去的苦难视为上帝给的绊脚石,美萍会有这样美好的结局吗?
生活中有些朋友天生残疾或者家庭环境复杂。因为生活中的这些裂痕,他们自暴自弃,偶尔故意伤害别人。
其实,如果你努力思考,没有波澜,你的人生会轰轰烈烈吗?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上帝的考验?难道不是因为“他”看重我们才选择磨炼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