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开国皇帝放在一起比较,提到秦始皇,我们想到的是同轨、同书和灭六国、统一中国、开疆拓土、实行统一的功绩。当我们想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被刘邦打败的西楚霸王项羽,我们也会想到韩信、张亮、萧何三个超级人才被刘邦所用。
说到金朝开国皇帝司马燕,我想到的是他的祖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曹魏政权,以及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和五乱。当我想起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时,我想起他杰出的儿子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和夺取李渊政权的情景。
说到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我就想起了《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说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让我想起了“筑墙积粮,慢慢称王”的策略和“驱逐路虎,恢复中华”的口号。说到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就让我想起了他13副铠甲在关外奋战几十年的艰辛。
那么,当你提到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时,你会想到什么?
也许你会想到刘秀的名言“官要当官,妻要做阴丽华”,意思是说,官要当官,也就是在京负责治安的官员。如果他娶了一个像尹丽华这样的美女,尹丽华就是刘秀的原配。此外,你很难记住刘秀的杰出印象。一些人在网上称刘秀为“飞机之子”,意思是运气特别好的人。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普通的皇帝。这种常见是把刘秀放在人群中,没有人会再看他一眼,因为他各方面都不像一个皇帝。虽然天赋极高,文武双全,但刘秀一直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1,个人能力
刘秀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皇帝。刘秀喜欢读书,当过学生,相当于现在中央党校的毕业生。这个水平已经是当时最高的教育水平了。如果一个学生毕业了,他可以成为一名官员。他绝对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但刘秀非常低调。
就连瞧不起儒生的皇帝刘邦也能写出《大风之歌》这样的诗来传唱,刘秀却不行。他没有写过任何诗,在文学上也没有成就。然而,刘秀的天赋非常高,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看看昆阳之战就知道了。
刘秀昆阳之战是不可能避免的。这绝对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刘秀率领超过65,438+00,000的叛军击败了420,000的辛莽正规军。除了辛莽、王勋等指挥官的昏庸无能,刘秀处处表现出勇气、智慧和魄力。
刘秀率领部分部队坚守昆阳,自己去调集援军。与此同时,他向辛莽军队宣传宛城已被占领,动摇了辛莽军队的士气。最后从内部彻底击溃了辛莽军的主力,导致了王莽政权的崩溃。刘秀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非常低调的角色,并在敌我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赢得了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中,刘秀的战斗是这样的。
然而,在整个东汉统一战争中,刘秀并没有亲自带兵。大多数时候,刘秀都在幕后,由前线的将军们指挥。这和一般的开国皇帝有些不同。刘秀攻取关东战事,遣邓禹、冯异。耿弇、、来贺等人收复陇西派,郝、岑彭、来贺等攻占川、川派。
给人的感觉是,刘秀不喜欢打仗,或者说不擅长打仗。他只派他的手去打仗,但他是指挥官。像一般的开国之君,基本都要亲自上战场,亲自上阵。比如刘邦、赵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都亲自率军出征,一路浴血奋战。
但是刘秀完全不同。他靠开车的天赋为他打拼,奠定了天下。因为没有亲自作战,所以东汉关于统一天下之战的史书,记载的都是刘,只是在幕后,没有刘邦那么有名,但是就个人才能而言,刘超过了刘邦,也不亚于刘邦。
比如刘秀就像一个低调的学霸,喜欢埋头学习。他就是想埋头学习,不像那些成绩很好却又高调喜欢炫耀的学霸。所以刘秀直接给人低调,自然很少被提及。
2.刘秀的务实性格。
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个皇帝。要想在这些人中出名,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学武功。汉武帝虽然不是汉朝开国之君,但却是汉朝最有名的皇帝。根本原因是他的文学武功。在军事上,武帝打败匈奴,开拓西域,开辟西南,灭南越,收复闽越,攻占朝鲜半岛,设汉四郡。
在民政方面,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恩宠法令,彻底解决了分封制问题。最重要的是汉武帝奠定了独尊儒术的文化基因,成为千百年来的治国思想,影响深远。这就是为什么汉武帝非常有名。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开国皇帝,但唐太宗也有很多文学武功。他创造了贞观统治的盛世。论武功,他打败了突厥,继续开疆拓土,所以出名,所以汉武帝和唐太宗才能出现在《沁园春·雪》里。
但是刘秀呢?他的三明治技巧是什么?
作为开国皇帝,统一战争是刘秀的武功。除了统治世界的战争,刘秀没有其他武功,也没有对外扩张领土的战争。甚至在刘秀统一世界后,西方国家要求刘秀出兵重开西方首都,刘秀也不同意。
为什么刘秀不同意?因为刘秀不在乎这些名声,他在乎的是国家的稳定。统一战争后,虽然建立了统一的东汉王朝,但刘秀花了十多年才建立政权。整个中国打了十几年仗,人口耗尽,国力衰弱,百废待兴。刘秀选择了休养生息。这就是刘秀与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区别。
没有特别的武功,在素养方面也没有特别的政绩。刘秀在识字方面的政策大多是恢复西汉初年的政策,如提倡儒学、抑制豪强、休养生息、藏书等。这些政策都是很普通的政策,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政绩。这说明刘秀是务实的,只想做他的皇帝,有点类似汉文帝。
由于刘秀在三明治武功上并不突出,所以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并不那么突出,甚至有点默默无闻,很少有人提及。
3.与英雄打交道。
刘秀对待英雄很平和,既没有像刘邦那样对待异姓王,也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对待异姓王,更没有像朱元璋那样杀死英雄,甚至也没有像赵匡胤那样用一杯酒解除士兵的兵权,直接赤裸裸地剥夺士兵,而是采取了非常平和的手段。
刘秀是怎么做到的?
刘秀只做了一点,就是收回兵权,其他都没变。原来的官职是什么,现在依然如此,有头衔有官职的都可以继承。东汉初年,分封360多名列侯,每一个英雄都被善待,没有一个英雄被杀。这是刘秀的自信,也是皇帝对待英雄的榜样。
作为开国皇帝,历史关注英雄问题是必然的。比如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对于英雄的残暴,史书上会有明确的记载,而刘秀却没有,甚至在这方面,也只是一笔带过。因为刘秀对待英雄过于仁慈,非常普通仁慈,甚至找不到刘秀的黑点,所以很少提到刘秀,很低调。
总的来说,刘秀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皇帝,低调到你挑不起各方面的黑点和毛病。刘秀没有特别的文学武功,也没有特别的事迹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他。不像汉武帝,提起刘秀,你很长一段时间都记不住他的事迹。当然,这样的皇帝不会经常被提起。
刘秀就像学霸中的低调者,创业中的务实者,帝王中的普通者,开国王者中的无名者。当然,这样的人不会经常被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