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冲之,排名第七,世界排名第一,保持了一千年;“历史上一个国家计算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2.1427,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16;
1596,荷兰数学家鲁道夫,35岁;
1990年,有4.8亿台计算机;
65438+2002年2月6日,东京大学,12411亿。
◆"0"
罗马数字没有0;
五世纪,“0”从东方传到罗马。当时的教皇非常保守,认为罗马数字可以用来记任何数字,所以禁止用“0”。一本罗马学者手册介绍了0和0的一些用法,教皇发现后对其进行了拷问。
◆用“规则”和“瞬间”来衡量世界的方圆
在山东嘉祥县一座古建筑的石像中,有两个我们远古祖先在古代神化的形象,一个是伏羲,一个是女娲。伏羲手里的物体是指南针,类似指南针;女娲手里的物体叫矩,是直角尺的形状。
中国古代的鸽笼原则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运用鸽子洞原理分析问题的成功例子。例如,在宋代费周的《梁蛮志》中,鸽子洞原理被用来反驳“算命”等迷信活动的谬误。费周指出: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八字)作为算命的依据,以八字为“抽屉”。只有12×360×60 = 259200个不同的抽屉。以世界上的人作为“物”,进入同一个抽屉的人必然是千千,所以结论是同时出生的人很多。但既然“八字”相同,“贫富有什么区别?”
在钱大昕的《清代千言堂文集》、阮奎生的《茶客谈》、陈启元的《永贤斋笔记》中都有类似的文字。但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学者很早就将鸽子洞原理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但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找到关于鸽子洞原理的通用文本,也没有人将其抽象为一个普遍原理。最后,他们不得不把这个原理在几百年后命名为西方学者狄利克雷。
这是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