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寺庙,雕刻佛像,供奉宝物,都是历代大护法和居士表达内心信仰的努力。国外用来建造教堂的最好的东西也是如此。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人内心的虔诚很容易被触发。
我们要把佛像当佛,要尊重它,要破除各种不敬,包括:评论佛像的“丑”,把佛像当装饰品,放在不干净的地方,买卖等等。我们也应该尊重法律,因为法律是帮助我们摆脱生死的汽车。佛教求从尊,从尊中获益。
佛教中没有“活佛”这一说,佛像也不是护身符、交通标志、吉祥物。只有尊三宝,断恶修善,才能避恶。真正的修行人是不贪图外在的财富的,但是有些不懂佛法的人借了佛法的钱,不知道真正的宝藏在他们的心里。
修行是修内心世界,不是修外在世界,佛像也是为了启发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如一张照片,只是一张纸,但如果照片里有自己的亲人,看到心里会觉得亲切温暖。
无论男女都不应该佩戴佛像作为装饰品或护身符。佛像的作用就是通过这个“形象”让我们感受到尊重、尊重、信仰和学习。佛菩萨是我们修行的老师和榜样,依法行事才是真正的皈依。佛像供奉要虔诚恭敬,不能随意戴在身上。
关键是:什么叫“足够虔诚”?如果在行为上做不到,那只是给自己找借口。如果你记住了三宝,谨慎因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么你就真正得到了佛菩萨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