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手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根部,拇指和小指支撑在球的两侧,防止球滑动,控制球的方向。手掌不触球。
(二)掌握正确的姿势
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考试要求是:“用力推铅球前,考生必须双脚撑地,然后开始做准备姿势用力推球,两脚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助跑(或滑行)因素。”按照这个要求,正确的站姿(以右手为例)基本应该是四条线:一是左肩、右膝和右脚尖在一条垂直线上;第二,右臀尖和右脚后跟在一条垂直线上;三、右脚在投掷圆中心附近,左脚在与投掷方向成30 ~ 45°的左角附近,右脚跟与左脚趾在一条直线上;第四,身体左侧形成对角线。这种体位使肩轴和臀轴形成交叉扭转状态,躯干左侧腰背部肌肉充分拉长,右侧腰臀部肌肉充分扭转,为最后用力创造最佳的肌肉用力姿势。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考生的身高特点,在投掷圈内标注出左右脚的具体位置。让练习者分别用左脚和右脚踩在标记点上。然后将重心移向右腿,屈膝降低重心,上半身向右转动90°左右,并微微前倾,微低头挺胸,左臂肘在身前紧紧弯曲。
要求:左膝适当外展,右膝略向内扣。上身前臂、右臂、左臂适当放松,双眼距离右脚右侧约0.5米。
注意:重心向右移动以轻轻抬起左脚,放松背部为宜。保持一段时间的温暖姿势,然后站起来放松,再重复练习。
(3)提高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保证有效的表现。
推铅球时,由于重心高,向前惯性大,身体容易失去平衡冲出投掷圈造成犯规。因此,推铅球后要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弯曲膝盖和臀部降低重心或改变重心方向,以保持推铅球后身体的平衡,保证有效的成绩。
(四)学习正确的用力顺序,提高手的初始速度。
原地推铅球的关键技术是最后用力技术,好的最后用力技术可以把全身的力量都用在推铅球上,提高出手的初速度。最后发力的正确顺序可以概括为“推、转、送、举、持、握、推、拨”八点。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力量序列。“踢、转、送”是右脚右腿踢、转,右臀向投掷方向推的下肢动作。“举、立”是指抬起上半身和胸部的动作。“支撑”是指左侧强有力的支撑,保持较高的重心。“推、拨”指的是快速的推、拨。在准备姿势的情况下,要立即转动右腿,右臀向投掷方向推,上半身会迅速抬起。在左臂的牵引下,可以快速转身挺胸。在左侧强有力的支撑下,依靠身体侧弓的抗振能量,力量从下肢开始传递,经过臀部、腰部、胸部、肩部、上臂、前臂、手腕,最后到达手指,铅球沿着38 ~ 42°有力地出手。
头部运动和左肩制动在整个技术结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头部动作在整个技术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在日常的技术训练中,很多教练忽略了头部运动在整个技术环节中的作用。事实上,头部运动在铅球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头部运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通过大量的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运动员的头部动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旋转中并不是简单地随着四肢一起运动,而是在朝向变化的过程中采用“摆头”的方式,即在四肢完成旋转后,特别是铅球时,迅速将头部摆回相应的朝向。通过人体力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摇头”对运动员最后用力有积极的意义,快速摇头是可以做到的。
(二)左肩运动技术在最后用力阶段对运动成绩的决定性作用
大家都不会否认最后用力阶段左肩的技术对最后的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投掷过程中左肩应该怎么做呢?这恐怕是很多人都在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们知道投掷项目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超越器械原则。可以说,超越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投掷成绩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