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分为:肩宽、窄于肩宽(窄步)、宽于肩宽(宽步)。一般来说,我们把与肩同宽且比肩窄的深蹲称为窄距深蹲,比肩宽的深蹲称为宽距深蹲。
这两种深蹲在两腿之间的距离不同,在训练者的刺激部位也有很大差异。先说窄蹲。在健身房深蹲的人,大多采取窄蹲。下蹲时大腿前侧的肌肉会很有感觉,有一点来自臀部的刺激,但主要刺激点是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
但下蹲是一个动作,在进行促进肌肉生长的重刺激时,可以促使人体分泌大量的睾酮激素。所以,锻炼大腿前侧的肌肉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全身的激活器,可以刺激尽可能多的肌肉,尤其是大腿后链、臀部肌肉和核心肌肉。
再来说说远距离深蹲。在长距离深蹲中,大腿分开的距离应该比肩膀宽。用这个站距下蹲时,可以深度刺激大腿前侧、臀大收肌、大腿内侧肌、大腿外侧肌和臀部肌群。所以宽蹲可以召唤更多的肌肉工作,这也是复合动作的目标,在一个动作中使用尽可能多的肌肉群。
让我们比较一下窄蹲和宽蹲:
第一,窄蹲比窄蹲更刺激大腿前侧肌肉。宽蹲可以刺激股前肌、内收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尤其是臀大肌。想有屁股,就得蹲着。利用140%~150%肩宽的距离,可以给予髋关节最大的活动距离,最大程度的刺激臀部肌肉。
所以我们常说的“不蹲不屁股”,应该说是“不蹲不屁股”。
第二,窄蹲运动对膝盖的运动轨迹是不确定的。做动作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压力放在膝盖上。长时间做这个动作会造成膝盖磨损或者发炎。深蹲会减轻膝盖的压力。
第三,站距窄会限制你脚踝的活动范围,活动范围小会限制你的下蹲。宽蹲让脚踝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可以让你蹲得更深,动得更多,刺激肌肉更深。
第四,与窄蹲相比,宽蹲可以调动全身更多的肌肉群,对提高爆发力有显著作用。指出下蹲时,步幅为肩宽的150%,产生的爆发力明显高于步幅50%、100%或200%。
通过比较,我们得出结论:大范围深蹲对训练者的刺激更有效,对训练者的益处也明显更大。所以,如果深蹲是动作之王,那一定是宽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