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公约应由居民会议讨论制定,而不是由居委会单方面决定。此外,由于公约内容在社区具有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自由,因此有必要进行法律合规性审查。居民公约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
社区里生活着不同职业、性别、年龄、兴趣、兴趣取向的人。因此,社区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日益多样化。比如在小区里,可能因为停车问题、垃圾问题、噪音问题、小区卫生问题,导致邻里和人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社区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是正规制度难以覆盖的,也是政府难以解决的,这些也是困扰居民的问题。
小区都有小区(或庭院)自治公约,不同的小区居民公约内容也不一样。在与一些社区干部和居民的交流中,共同的感受是,社区生活中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居民共同讨论制定公约,共同遵守和执行公约,得到了解决。
法律依据:
社区居民自治章程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国家、省、市有关社区建设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本社区的居民和社区成员单位,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法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活动。
第三条本章程由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社区居委会实施。
第四条社区居委会在组织实施社区事务中,应当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