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震演练活动方案范文,地震危害极大,要提前做好防御,所以需要用宣传标语和活动方案宣传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以下是该校防震演习计划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学校防震演练1活动方案范文1。尊重生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办学理念。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校领导班子坚定不移的方向。学生的安全和学校的稳定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家庭。学校领导班子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要求”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学生安全防护意识,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二、立足学校实际,加强防震减灾的组织领导。
从我校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我校情况,研究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我们学校的学生教室、实验室、老师办公室都是砖砌平房,比楼房更容易逃生。学生主要分布在前台和后台教室。考虑到前后教室距离较近,教室前的空地有限,不能满足安全疏散和防震场所的要求。经过仔细调查,目前的安全疏散避震场所只能选在学校操场。
学校组织相关人员,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考虑,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了《-中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草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明确。绘制疏散路线示意图,并在领导小组成员提出修改建议后,使其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更加全面周到。
三、抓住机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校本着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的原则,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为抓手,利用汶川地震给学生心灵造成的强烈震撼, 并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地震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常识,组织疏散演练,加强珍爱生命教育,提高生命质量。
同时,学校多次组织全体行政人员、部门负责人、年、全体班主任和教职工召开各类防震减灾会议,组织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的事迹,学习他们不怕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勇敢顽强的精神,明确“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必须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唤醒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良知,提高了神圣感。广泛听取老师意见,制定符合学校情况的地震应急疏散方案。作为学校组织的重要活动,每一次地震模拟演练都需要全体教职工参与。各年级疏散区域布置教师站,负责组织学生紧急疏散,维持秩序,保护学生,而不是光顾自己逃生。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师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了全体师生防灾自救互救的能力。
第四,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假戏真做”的活动效应。
为了保证预案执行到位,让全体师生清楚,学校设计制作了疏散路线图,并将演练方案下发到每位老师手中。活动前,要求组长和班主任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努力克服两种错误心理:一是演练造成的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慌;二是认为“假”但不认真、不到位、无动于衷。要求: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落实措施,有序疏散,确保安全。学校还多次召开各类会议,强调、布置、落实地震安全教育活动。让师生了解并熟悉预案内容和疏散路线;让父母知道并得到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经过反复演练,我们发现了方案中的不足,然后进一步完善,逐一缩短疏散和集结时间,做到既有序又迅速。演练使学生更加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如何防震防灾,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特殊环境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自救和紧急逃生能力,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并将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地震应急模拟演练提高了全校师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防震减灾不仅关系到个人利益,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学校防震演习活动计划范文2。演习的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应急减震方法,熟悉震后我园应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确保地震来临时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疏散,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培养孩子服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1)应急防震演练(2)应急疏散演练。
2.目标:公园里的所有孩子。
3.时间:-年月日13: 10。
第三,练习的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孩子们熟悉紧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说明地震应急演练的意义,说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疏散路线和到达区域,强调演练是预防和模拟演练,不是真实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产生误解,导致地震谣言。
2.演练前,认真检查疏散路线必须经过的地方和到达的“安全区”,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路线畅通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敏捷、规范,严禁在台阶上推拉、碰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交叉。
动词 (verb的缩写)组织结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成员:各班教师
信号员:保安
职责:
(1)“地震预警”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减震,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序地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班主任应自始至终跟随队伍,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六、锻炼计划
(A)室内紧急冲击演习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各班班主任立即停止教学,成为课堂练习的负责人,立即告诉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导学生迅速抱头,闭上眼睛,躲到桌子底下,尽量蜷缩身体,降低重心,尽量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取消“地震警报”信号。
(2)紧急疏散演练中第二次拉响警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地撤离教室,并迅速疏散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2.注意事项:
a、遵循就近有序疏散的原则。小班和中班要走得快,大班和中班要走得慢。
b、按照准确的逃生方法有序演练。
老师带队,孩子们排成两列,分班轮流快速安全撤离,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c、各班老师清点人数,分别向主任汇报。
七、导演做简短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离开,返回教室。
●疏散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a、提醒被疏散的儿童不要惊慌,确保他们安全疏散。
b、现场警戒小组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和现场的稳定。
c、各工作组本着对孩子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现场的每一个突发情况。
学校地震演练活动方案范文3一、活动原则:
1,安全注意事项。学校学生多,走廊窄。演练前要做好一切准备,确保师生安全。
2.有序与无序相结合的原则。有序:紧急疏散时,教师应根据疏散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疏散顺序;无序:接到报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时间和通道迅速撤离,老师也不必为了全班学生排队等候要求。
3.娱乐的原则。
二、活动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训练。通过讲座、学习班、研讨会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安全应急疏散的知识、要点、技能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动员大会。演练前全体教师分工的意义、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动员。
3、制定紧急疏散计划。包括疏散命令,教师等等。
三。活动:
1.学生对紧急警报的识别。
2.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反应。
3.学生紧急疏散时必要的心理和技术反应。
4.教师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反应和处理能力。
四、紧急疏散计划:
1.每个老师在练习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这本书。
2.在演习过程中,每位老师必须确保学生有序、快速、安全地离开现场到集合地点。
3、演习时,每个老师都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
4.疏散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岗位教师必须迅速处理,并及时电告总指挥。
5.所有老师一定要保证师生安全!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实施步骤:
宣传发动:各班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演练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安全演练的重要性。
1,学校和班级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校园网、学生集会等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防震减灾。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2.集中进行火灾疏散演习。3月27日上午9: 10,学校将进行全校模拟“教学楼快速疏散”演练。具体步骤如下:
(1)安全演练前,班主任利用晨会教育时间,对同学们进行防灾和安全逃生方法的指导。
(2)电台广播第一期即将进行安全应急疏散演练(9: 05)。
(3)在第二阶段,听到警报(9: 10)
班里的老师听到警报,要立即停止上课,组织学生进入逃生演练。班主任迅速进入班级,带领学生按照平时的集结路线有序快速撤离教学楼到操场。
(4)第三阶段是检查总结。
陈副院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和总结。
3、消防安全演练要求:
(1)班主任必须始终跟随班级(包括副班主任),撤离时要一前一后指挥。
(2)校领导、后勤队及相关人员到相应教学楼走廊参与安全监督。
(3)疏散演练要点:一、双手抱头,保护头部;第二,身体重心要尽可能低;三是疏散行动快速有序。演练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让学员正确掌握逃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