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出生于湖北武汉,1937。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对中国语文教育有四大贡献,其一是确立了语文教育本体论(又称学与言),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洪先生语文教育思想摘编:
1.中国人的姓“于”不是“志”。语文教学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能力建设。
2.变“讲堂”为“学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自身规律的反映。
3.汉语教学的首要和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
4.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老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学”。
6.语文课,文章要学生自己读,问题要学生自己提,问题要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学生自己总结掌握。老师只需要在“引导”上下功夫,在所有学习环节中打开学生的“思路”上做文章。
7.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是在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后附加的教学内容,而是在阅读、写作、听力、口语训练时已经融入了思维训练。这就是所谓的读、写、听、说训练中的思维训练。
如何把「讲堂」变成「学校」?
一,建立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步:提示和提问
链接2:阅读和思考
环节三: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环节四:归纳总结
链接5:练习阅读和写作
二,在教学中实施“三个转变”
1.将“全额拨款”改为“摘录汇总”。
2.变“谈”为“以谈导学”。
3.变“默听”为“讨论搜索”。
第三,八字教学法
“八字教学法”是已故语文教育专家冯一贤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为洪先生提炼出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复杂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画、说、指、拨、逗、引、合、读。
“选”就是选取教学内容的精华,即选取课文的精华、精髓、精髓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讲”是老师的讲解活动,讲的目的是指导学习,所以讲解一般不是灌输,而是提示、释疑、补充。
“点”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准确把握学生正在和将要成熟的心理过程,画龙点睛。
“拨”就是拨招,也就是拨思维障碍。
“揶揄”就是调侃,就是在毫无疑问中引起怀疑。
“引”就是引导,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合”就是融合,也就是综合训练。
?“读书”就是读书(用眼睛)和读书(用眼睛和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