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占卜故事

化学零基础怎么学?

其实不是化学太难,而是你的学习方法有很严重的问题。只要方法得当,即使零基础学化学也能学好化学。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零基础学习化学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零基础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学习化学知识要做到三点,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我们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术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做题要善于总结分类题,解决问题。化学知识之间有内在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控制和记忆知识。如化合价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表现为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表现为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价态变化,不同条件下价态不同。再比如,实验室制造氧气所需的气体发生装置是试管。规律是,只要加热固体,不管是用一种药物还是两种药物造气,都用和氧气一样的装置——也就是试管。把握规律可以用,比如给资料告诉实验室甲烷气体是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的。虽然我们没有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是根据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定律,我们知道它和氧气样品是一样的。再比如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要特别注意思路。什么题是用化学式计算的,就是只要有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要先按化学式计算。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

1.元素和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和理论密切相关,要结合好。比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就有很大的不同,硫酸由于浓度和稀释度的不同,性质也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将物质的本质与基本概念和理论联系起来。

2.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知识体系是从简单物质到化合物,按照存在、性质、使用的顺序进行的。物质的存在、制备和使用都取决于它们的性质。因此,我们在学习驱动其余部分时,应牢牢把握物质的本质。如果根据氢气的易燃性和还原性来推断氢气的用途和存在,就不应该死记硬背。

3.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丰富,即有共性又有个性。所以在学习中要综合分析问题,即既要记住共性,又要记住特性。比如HNO3有酸的共性,有与金属反应生成水而不是氢气的特性。

4.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高度依赖实验,大部分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比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C、P、S、Mg、蜡烛的演示实验,让你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更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做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理解透彻。

化学计算的学习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如果概念不清,原理不清,物质变化规律不是很清楚,你就会犯错误。比如分子式的概念,只表示一个化学式。比如H2O的分子式是18,5H2O中水的分子式还是18而不是90。例如,在A+2B=C+2D中,已知C和D的公式比为22:9。如果生成4克C,同时生成多少克D?C和D的质量比一定是22:2?9=22:18,然后进行相关计算。把C和D的质量比算成22:9是错误的,说明你对公式量的概念不清楚。

2.掌握并运用好解题步骤。

解决问题分为三步:考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特点和类型,明确已知和未知。要防止整个问题断章取义,粗心大意。问题分析是对原问题进行分析,在考查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词的含义,对许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掘隐藏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找到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问题解决是建立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用已知解决未知得到正确的结果。

3.注重解题规律和思路,掌握解题技巧。

要善于从典型问题的分析中找出特点、规律和思路,举一反三,多做一道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和字母表示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主要思想。比如a克KClO3和b克MnO2加热后反应完全,剩下的固体质量是c克。产生了多少克氧气?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发现,O2的质量是a克+b克-c克。再比如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2%,KMnO4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0.5%。如果分别取100g氧气,加热完全分解后,哪种物质产生的氧气多?表面上看,KMnO4中氧的质量分数大于KClO3,但如果仔细分析完全反应这个关键词,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虽然KClO3中氧的质量略低于KMnO4,但其氧元素全部转化为O2,而KMnO4中的氧元素仅部分转化为O2,由此得出KClO3产生更多O2的结论。如果有FeSO4 _ 4和Fe (SO _ 4) _ 3的混合物,混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是a%,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来,但是很复杂,可以巧妙解决。即从宏观元素到微观原子数的微妙转变中可以找到质量比,从而可以计算出来。无论是在FeSO4还是Fe2(SO4)3?SO4?所以:S: O原子数比为1 :4,质量比为32: 64,1: 2。设混合物质量为1,已知S元素质量为a%,则O元素质量为2a%。SO4?Fe的总质量为3a%,所以Fe的质量分数为1-3a%。

初中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比较

首先,关于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

因为初中化学是化学入门,初中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解释很多现象和结论,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介绍。知识性、陈述性、实验性结论多,知识分散,系统性不强。因为他们说不出原因,往往以记忆为主,所以爱提问。为什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会有很多困惑,甚至影响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更注重原理的讲解。每一个结论都有足够的知识和原理支撑,很少有死记硬背的。初中那么多让人皱眉头。嗯?为什么高中以后会变成?哦,就这样?。对于那些初中化学学得不好的同学,不要总是给自己心理暗示,初中化学学不好,高中就永远学不好。这种观点必须改变。初中化学学得不好的同学太多了,但是高中以后很快就喜欢上了化学,学得如鱼得水。

第二,关于化学教材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分为初三(上册)和初三(下册)两册。第三年就读完了。

高中化学

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一年完成。

必修课1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基础起着关键作用。同学们不必紧张,不要把学习的重点当成难点。每一种物质的性质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所以在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之后,学习物质的性质就比较容易了。再者,结合元素周期表,同族元素的性质是相似的,循序渐进的,这样在学习了一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就会知道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一个,会是一家人?。

必修2侧重于化学反应原理的简要介绍和最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的普及。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基本上就能学会必修2,而且能永远记住,相对比必修1容易。高二,对于文科生来说,只要再学一个模块,化学与生活,这本书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内容通俗易懂。有了必修1和必修2的知识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常识,完全可以自学,学业水平考试几乎可以拿满分。

高二选理化的同学,高二高三还有三个选修模块要学。它们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反应原理。这三个模块的内容在必修2里都有涉及,但只是浅尝辄止,所以这里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因为这是你选择的专业。

猜你喜欢:

1.化学教师培训的三点学习体会

2.初三化学怎么学怎么入门?

3.化学一点也不。应该怎么学?

4.化学教学的学习体会。

5.如何从零开始学会计?

  • 化学零基础怎么学?
  • 关于班级团结的名言警句
  • 双门冰箱和单门冰箱有什么区别?我应该选择哪一个
  • 奋斗中的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宝宝的名字是免费打分的,名字是免费打分的。
  • 安德海是怎么死的?太监安德海是怎么死的?
  • 你好,我是上次在知识屋情绪混乱的女生。
  • 有哪些励志的英语谚语短语?
  • 发型会对颜值有影响。有哪些适合职场大脸女性的
  • 孙月琴的名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