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和惯用语是同一种并列。
停顿(,)是并列单词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在汉语中,它有两个主要用途,分隔同类平行事物,通常是单字、词或短句,其中的停顿比逗号短。
逗号把句子分成意义组,表示小于分号和大于停顿的停顿。
逗号应用最广,最灵活,所以也最难掌握。
扩展数据
逗号的中文用法
1.如果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停顿,就用逗号。
3.如果句子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停顿,用逗号。
3.如果你需要在句子中的状语后停顿,用逗号。他对这个城市并不陌生。
4.复合句中从句之间的停顿应该用逗号,除了有时用分号。
5.用来分隔句子中的单词或表示语气上的停顿。
6.并列词之间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要用顿号。
7.并列成分作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停顿的使用
1,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词
2.用于需要暂停的重复单词之间。
3.用在一些语序词(不带括号的汉语数词或“天干地支”语序词)之后。
4.相邻或相似的数字放在一起表示大概的数字,通常没有停顿。如果两个相邻的数字被缩写,应该使用pause。
5.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和标有书名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没有停顿。如果在平行引号之间或平行书名之间插入了其他成分(如引文或书名后接括注),则宜使用pause。
补充
1,表示有顺序关系的并列项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不用逗号。下面的例子解释了“对”这个词的用法。人与人、物与行为之间(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行为、物与物、物与行为、行为与行为)是有顺序关系的,它们之间应用停顿。
(for)表示人、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错误)
(for)表示人、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阳性)
2.当阿拉伯数字用来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用破折号代替顿号。
来源:百度百科-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