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项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优秀运动。它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文化渊源。我为你收集了太极拳的基本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太极拳的基本功和训练步骤。
练腿部柔韧性的方法是先“伸筋”,再用压、废、踢等各种方法。其实每天坚持很重要。
1.练习时,可以穿布底鞋,也可以穿软橡胶底无跟鞋。宽松、中式的衣服最合适,运动装也可以。
2.练习时间和方向:早上不要朝东,晚上不要朝西,下午不要朝南,永远不要朝北。时间以早晚为宜,下午也可以。5:00 ~ 7:00,15:00 ~ 16:00,21:00 ~ 22:00为最佳训练时间。如果有其他情况,可以自行安排。
3.功夫的年龄和进度:1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夫妻,不要变本加厉,要长期坚持。10岁以上的青少年是练基本功的好时机,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强行循序渐进。
此时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尤其需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这种灵活的功夫,女人比男人容易,见效快。功夫的进度要根据自我拉伸时的疼痛程度来衡量,切记“痛则久,麻则弱,酸则不练”。
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肌腱拉伸过程需要耐力和连续性,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7天不练拉伸,前面拉伸的肌肉会缩回来,说明没练过。
(2)肌腱拉伸的“突进”是危险的,肌腱拉伸的进度必须符合人的生理表现和科学性。我见过很多因为用力过猛导致腰腿肌肉撕裂致残的案例,不要急功近利。
“拉伸肌肉,瘦腿”的步骤
一般“拉伸肌肉废腿”是指用一条腿支撑身体重量,另一条腿伸直,脚后跟放在一定高度,然后通过上身前倾或双手下压膝盖的动作,拉长踝、膝、髋关节的韧带和腿后面的肌肉群。
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借助楼梯的第一级台阶或路缘的垂直面蹲下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把脚跟推在垂直面上,注意不要让脚底的脚跟离开垂直面,这样才能慢慢站起来。
通过向前倾斜或双手触摸前腿的膝盖来拉伸压腿韧带和腰背部及腿部的肌肉。
这样左右腿反复拉伸,每天每次需要15分钟。这样,青少年需要一年,成年人需要两三年,才能把肌肉拉伸到顶端,从而逐步提高腿部的灵活性。为了避免肌肉和韧带拉伤,不要急于求成。
在“伸筋废腿”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开始做作业之前,你可以跑步放松一下。
4.踢腿训练
古人云:“打仗不走腿,一定是不怕死的。”要先拉伸肌肉,再走腿,也叫“踢腿”。踢也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习武经验丰富的人,都必须坚持练习。“走腿”的内容包括前踢、斜踢(交叉腿)、侧踢、叠腿、外摆腿、后踢(倒踢)、其他腿部动作。
最后,进行拳脚器械的常规活动,同时以愉快轻松的心情进行锻炼,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腰腿基本功也是太极拳的必修课。
想提高内家拳的功夫,必须在拔骨上下功夫。拳击传统攻防方式最基本的要求是“弱无骨”。只有自己的外表“柔若无骨”,才能适应格斗和防守时“用招随变”的规则。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骨弱筋软而坚。”“世界最软,世界最强。”只有身体达到“柔若无骨”的境界,才能有“柔之乐”,才能达到进攻时直接使用内气,才能有“相贴相济,斗学合一”的神奇境界。
这是传统拳击的精髓。拳击谚语说:“身要如水。”要想提高自己的拳法,尤其是内功,就要在拔筋拔骨上下功夫。
现在的人都觉得太极拳没腰没腿,没办法打基础。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现在学练太极拳的人都在走一条“捷径”,而不是苦练。初学者从一开始练太极拳套路,教练自己也没练过基本功,所以学员不知道什么是基本功。导致中国武术的基本功失传。
练习太极拳的前辈们,首先要练习腰腿的灵活度和以“马步”或“马步”立桩、以“川步”立桩、踢腿、踢腿等方法,使腰腿灵活、结实、有力,再练习“靠、划、挤、压”单式,直到腰腿脚一致,再练习太极拳。
其实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和招式都是以腰腿为主动的。没有腰腿,很难做到动作自然正确,圆润到位,形神结合更难理解。
比如动力,手贴只是辅助,它的活动中枢在腰腿。拳击经典说:巧断千斤。华金也是。如果只用手,费力又慢,不如腰腿灵巧。
拳谚有云:“根在足,源在腿,主在腰,形在指。”现在有很多人不擅长练这种拳。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都不注重练腰腿。
在传统的太极拳姿势中,明显露在外面的腿只有六种,分别是左右腿、踢腿、踢腿、飞脚、单摆莲花腿、双摆莲花腿。
不知道的人以为太极拳不擅长用腿法,却不知道太极拳的招式中所有的虚步都包含了腿法,而这就是太极拳的秘密,只有学习和练习到相当程度才能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