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江涛来到华声音像发行的第三站。
送到中心,和现场粉丝聚一聚。35℃的高温并没有削弱粉丝的热情。楼上楼下围了七八百人,粉丝从头到尾扇他。
记者面前的江涛,身高1米8,国字脸,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比起电视晚会上的正式形象,真实亲切多了。尽管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江涛的普通话仍然带有“山东味”。
虽然江涛在青岛出生和长大,但他说烟台是他的家乡。我在青岛火车站当列车员的时候,经常往烟台跑,经常在烟台短暂停留,也多次随团参加铁路演出,所以对烟台有特殊的感情。烟台球迷的热情让他由衷感动。
□愿意为唱歌扫地。
出道前,江涛曾是青岛火车站的一名普通工人。领导打算提拔他当团支部书记,很有前途。但他却出人意料地要求调到铁路文化馆,目的只有一个——唱歌。
文化馆没有适合他的岗位。江涛说,“没关系,我什么都能做。我会做我被告知的任何事情。”领导开玩笑说:“剧院缺个清洁工。”我没想到江涛真的拿起扫帚,在文化中心的剧院当服务员。他的照片显示了那里的弹性工作制。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骑车四十分钟到青岛群众艺术馆,找老师上声乐课,然后八点前出现在上班的地方。只要文化馆的影院有电影,他就有一个多小时的空闲时间弹琴唱歌。
的举动引起了女孩万的注意。万是文化馆新分配的大学生。她美丽、开朗、活泼。话不多只会努力的江涛吸引了她:这个小伙子看起来很单纯,但他有一种积极向上的韧劲,歌声中有一种沧桑和豪气。她认为他迟早会被人们认可。每当他请假练歌,万都会替他“望风”,应付领导的检查。久而久之,两人深深相爱。
在心爱的女孩面前,江涛感到自卑。一个是打扫卫生的铁路工人,一个是漂亮的女大学生。江涛和他再婚的父亲住在一起,两个家庭混杂在一起,有许多兄弟姐妹。但是小木个人和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大家都觉得她应该找个太子党或者官员干部,而不是普通工人。然而小两口却在只有八平米的小房间里结了婚。房间里的家具只有一个衣柜、一台电视和一张床,都是他们自己花钱买的。
□结婚生子是“北漂”
在妻子的支持下,江涛连续四年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结果跌出了孙山。一是因为当时唱功还不成熟,二是当时青岛录音条件不好,选给评委的磁带质量很粗糙,所以屡遭淘汰。小木和江涛讨论道:“我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青岛。你得去北京拜访名师。”
江涛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但很难谈论。钱从哪里来?更何况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一向懦弱的小木却坚定地说:“只要你下定决心,钱我就借!”
1992年,和万带着年幼的儿子和简单的行李来京向取经。起初一家三口住在铁路文工团招待所,一天10元。后来在北京饭店后面找了个10平米的平房。平房破旧,冬天冷夏炎热。更有甚者,晚上经常有老鼠爬到床上啃儿子的小脚丫,把儿子吓哭。后来条件稍有好转,但儿子上不起幼儿园,只好把他锁在家里。
汗水不会白白付出。在今年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江涛凭借一曲《故乡的雪》获得了流行唱法全国专业组第一名。中奖那天,两人捧着金杯走出央视大门,在街上欢天喜地地走了很长一段路。那一刻,小木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此后,江涛连续十年参加春晚,成为家喻户晓的“晚会歌手”。
——歌里唱的是自己。
提到新专辑《等待花开》,江涛说:“这张专辑是全家福,每首歌都是和家人一起选的。专辑《千年》《顺从》是给老婆的,《等到花开不开》是妈妈选的,一首《说服自己》是儿子鼓励唱的。
江涛说,这张唱片中的许多歌曲都是个人经历,表达的感情是真实的。比如《生日礼物》,讲的是一个少年为心爱的女友挑选生日礼物。当他把礼物带给女友时,女友建议他留给更适合他的女人。当时他是铁路工人,工资只有36元。他真的很想给他的女朋友买份礼物。“我逛了青岛最繁华的街道。当时我俩都吵了起来。吵架后,我们分手一个多星期。这首歌特别像我的一些经历。”娱乐圈分手分手的例子很多,但江涛和妻子一直很照顾这段感情。虽然有过挫折,但我依然坚持这个最初的选择。他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的时候,一想到家就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孝顺让妻子“吃醋”
江涛说他一生中从未浪漫过。他和妻子从来没有庆祝过结婚纪念日,更别说过生日,甚至从来没有给妻子送过花。恋爱的时候,别人周末约会去看电影,两个人都是看老人。他们几乎把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都花在这上面,却从来不给小木买东西。就在他们刚到北京的时候,江涛没有忘记给父母寄钱。
江涛的父亲瘫痪在床四年。这四年间,家里没有护工。江涛说,其他人不能很好地照顾他,所以他必须由家人照顾。他一有时间就给父亲洗澡、按摩。1999春晚前夕,江涛和陈红正在排练《回家看看》。小木突然接到公公的电话,她觉得告诉他会影响他的春晚。当江涛得知此事时,他几乎大喊:“今年的春晚失败了,所以他可以明年再来。如果我父亲走了,他就永远看不到了。”他毅然动身回家,但在路上他听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
父亲葬礼后,江涛带着母亲和岳母住在一起。外人在家里看到两个老太太很奇怪。江涛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老人在身边,子女有机会尽孝是福。等他们走了,就没机会孝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