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入群格和孤雁出群格的区别
孤雁入群格和孤雁出群格的区别如下:中国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学史上一块璀璨的瑰宝,而格律诗词又是中国传统诗词的巅峰。虽然在初唐以前,也同样有像屈原、陶渊明这样伟大的诗人,也有《诗经》、《离骚》这样伟大的作品。但格律诗的出现,才是中国传统诗歌走向巅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格律是诗词的"裹脚布",制约了诗词的发展。持这一观点的人,多数指的是格律制约了所谓的意境。我想说的是,自杜甫开始,他们的诗就没意境了吗。
当然从入门的角度来讲,格律是比古风要难一些,一定要说格律对什么有制约的话,那便是增加了诗词入门的难度,对那些不肯好好学,又想作诗的人来说,格律确实不太友好。
格律诗别格:
其实很多人讨厌格律,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去了解格律,人云亦云,被格律二字吓到了而已。格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死板。格律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灵活的。
从中晚唐以后的名诗人们的诗作就可以看出,格律诗基础,但是格律也是可以有变化的。就像《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作诗时说的那句话:"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时灵感来了想出了绝妙的句子,但不一定完全合符格律,这时候就不用因为格律而伤害了诗句的立意和新奇。正是由于这样,便诞生了格律诗"别格"一词。
格律诗的别格指的是什么呢?别格的意思是不同于寻常的规定。
在格律诗中,将遵循格律诗平仄、押韵、对仗、粘连、字数规则的诗,称之为正格也叫正体。简单说来将格律诗的常用格式为正格。
而不遵守格律诗常用格式,但仅限于个别位置不遵守格律规则的称之为别格,当然,不是随便写首诗到处都出律,甚至是出韵,也说是别格。别格也是有规定和要求的。
首先格律诗用韵必须一韵到底。而在对仗方面,则要求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如若用韵不同,或是颔联与颈联不对仗,在这样的情况下才称之为别格。
格律诗的别格分为以下几种:
因用韵不同,分为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孤雁出群格、孤雁入群格等别格;
因使用对仗不同,则有散行格、蜂腰格、偷春格、藏春格等别格。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孤雁出群"、"孤雁入群"这样的名称,听上去这么美的名称,在格律诗中分别指的是啥?又有啥区别呢?
孤雁出群:
孤雁出群和孤雁入群其实都是借韵的一种,借韵,指的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借用通押的旁韵。因为在格律诗规则中,押韵是必须一韵到底的,但是有时候碰到某些韵部确实太窄,找不到合适的韵脚字,便可以借用可通押的旁韵。
而借韵也是有讲究的,格律诗要求在绝句的二、四句,律诗中二、四、六、八句的韵脚字必须押韵,而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什么意思呢?
《古典诗词通论》中说:"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后世称为孤雁出群格。"